SLOGN

Supply Globally,Serve Locally

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400-8800-298
售前E:sales@mycroinc.com
售后E:support@mycroinc.com

MC研者娱|科研长跑累觉不爱?新研究告诉你“情绪智力”是关键

 二维码

科研的长跑不光是专业能力的比拼,也是对心态的考验。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不确定性,有些人总能很快调整状态,积极面对;有些人却容易感到意志消沉,无法发挥出真实的水平。这是为什么?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在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中,能够觉察并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往往更容易保持前进的动力,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个结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比赛中,是继续前进还是短暂放松,选手们往往会做成百上千次细小的决定——就像你每天晚上可能都会挣扎是早点睡觉明天早去实验室多做一组实验,还是在床上“吃鸡”一下陶冶情操......多数情况下,其他人看不到这些决定,但它们累积起来,就会成为一场漫长“比赛”结果好与坏的决定因素。


360截图1656031259113111.jpg

笑容满面的马拉松跑者 (来源: Pixabay)


量化的“自虐”能力

在耐力测试中,有些人比别人更懂得“逼自己一把”——这些人不一定是那些在终点扑倒的人——扑倒的人可能只是在最后奋力冲刺了一下,或者只是个单纯的“戏精”。


我们总是把这种“自虐”的能力笼统地归结为坚韧、毅力、专注力等等,但我们还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去量化那些优秀完赛者与弃赛者之间的差异。


最近,以帕多瓦大学恩里克·鲁巴尔特里(Enrico Rubaltelli)为首的三位意大利心理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探讨了情绪智力(EI)与半程马拉松比赛表现之间的联系。


360截图1649121411298124.jpg

恩里克(Enrico Rubaltelli)(来源: Researchgate)


简单来说,他们的研究发现:那些善于觉察和控制自身情绪的人跑得更快


参与这项研究的是 237 名维罗纳半程马拉松比赛(Verona Marathon,维罗纳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城市,每年有马拉松赛在此举行并由此命名)的选手。


在实验员的安排下,他们在比赛前一天填写了一份“精简版情绪智力特征测试(TEIQue-SF)”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用语言表达情感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或“我经常停下来思考自己的感受”等表述的认同程度。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他们在这次测试中的得分最终成为了第二天比赛的最强预测指标——甚至超过了比赛经验和每周训练里程两项因素的影响。而经验和训练是人们常识上认为最能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


情绪智力

早在这项研究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情绪智力”概念的争论。自从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出版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以来,“情绪智力”就成了管理学和教育学界的流行词汇。


已经反复得到印证的是,在情绪智力测试中获得高分的人往往在许多行业中都能取得成功。传统的与成就相关的指标已经有很多,比如智商和“大五”人格特征(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等等。目前不太清楚的是,测试一个人的情绪智力,是否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他们未来发展前景的新信息——这些信息最好无法通过测试传统的指标得到。


这些年,人们争相用各种方法为情绪智力给出不同的定义,有人说这是一种(可以独立习得的)技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特质(这里我们暂且认为是后者)。无论情绪智力是否是新瓶装旧酒,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可以对半程马拉松赛的表现做出如此有力的预测,都是很有趣的发现。


多因素模型研究相关性

性格和比赛表现之间的联系较比赛本身更为复杂,为此,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多因素模型来探索训练、比赛经验和目标设定等各种因素如何与情绪智力相互作用来影响比赛表现。


当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更高的情绪智力仍然与更好的比赛成绩直接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运动员更善于处理比赛中不可避免的消极情绪,坚持不减慢速度。


二者之间也有一些间接联系:那些拥有较高情绪智力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更加乐观和自信,因此他们设定了更高的赛前目标(这导致了更好的成绩),但在比赛前的几个月里,他们的训练也往往较少(这导致了糟糕的成绩)。换句话说,这是一把双刃剑。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恩里克表示,他们已经在情绪智力和耐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后续实验。他们在另一场半程马拉松赛中重复得到了最初的结果,还在马拉松赛(训练对比赛用时有更重要的影响)和一次 3200 米计时赛上进行了测试,为了测试运动员对不确定性的反应,其中一半的参与者没有被提前告知赛程的长度。


靠谱与否,众说纷纭

对这项令人惊讶的结果,有不少研究者持保留态度。“情绪智力比训练更能预测半程马拉松的比赛结果”这一结论或许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个特殊的跑步者样本中可能的确如此,但是可别忘了,他们每个人平均每周训练 3.4 次,总计 24.4 英里(尽管我很期待看到这种结果被重复),训练基础的差异其实并不大。


但至少,它给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在任何耐力测试中,你的极限不仅仅是心率、乳酸水平等等的数字带来的结果,相反,你选择怎样去回应这些信号会变得更加重要。


练就“情绪智力”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测试一种提高情绪智力的心理训练方案——先前的研究表明这是可能的。恩里克和他的同事们正在使用的训练项目涉及到了正念(这又是一个时髦的词)、呼吸技巧、目标和动机。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对足球运动员和射击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在一项名为 Stroop 测试的计算机任务中,运动员保持注意力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研究人员接下来希望在跑步者身上进行测试。


有科学依据的“良苦用心”

即便该结果最终只能适用于态度认真、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但引申开来在别的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比如,在科研工作当中,有不少过程就像无法获知长度的漫长赛道,已经获得的实验数据可能是我们用以衡量阶段性成果的指标——正如跑者腿部的酸痛感和心脏感受到的负荷——但是长期的成功可能并不取决于短期的指标,我们如何去认识它,敏锐地觉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对自己的工作做出适时的调整,在许多时候,可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了解到有些导师会鼓励学生去跑马拉松,或者参与其他耐力型运动,这篇文章无疑给导师们的 “良苦用心” 提供了理论支持......


-END-


产品询问表
您想要了解的产品(可多选)
*
单位名称
*
联系人姓名
*
手机号码(*必填)
*
电子邮箱(*必填)
*
详细要求描述
提交
会员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回到顶部